
各位毛娃家长,你们是不是常常面临这样的艰难时刻?
打开购物App给毛娃采购食物,结果屏幕上全是“鲜肉配方”“无谷生鲜”“均衡营养”……再来个限时折扣,手一抖就下单,结果猫狗不爱吃、你还心疼钱。
别急,这不是你“不会选”,而是市场真的更吵了:玩家变多、口号更花、价格更敏感,疫情后养宠率也回归常态。同时,线上买粮越来越主流。意思很简单:选择多了,坑也更会伪装。
宠物粮市场这么吵,我该听谁的?
先换个心态:别当“被营销”,而是当自己家宠物的营养经理。
宠物食品行业也在“回归基本功”:搞清定位、用好电商、做点个性化、把成本和价格体系管住。
对咱们毛娃家长来说,派食记(PetFoodie.CN)觉得重点不是跟着宠物食品营销的口号跑,而是盯住适配、反应、单克价这三件事(划重点,请记牢,下面详细展开讲讲)。
避坑第一步:把“神词”翻译成人话
广告营销的漂亮词谁都会写,但很多词没有统一的法律定义,比如高端、超高端、超全面等等,不同品牌可能各说各话……目前天然和有机相对有规范,但细节也容易误解(比如“天然”是允许加一些必要的合成微量营养素)。
派食记温馨提示各位家长:别被营销的词儿牵着走,先看看是否“完全与均衡”、是否匹配你家宠物的生命阶段,再看原料和适口性。
口号可以加分,但不能当成唯一的选择理由。

真正有用的“宠粮挑选3件套”
01 看适配性
先看包装上的营养适用声明(品种+阶段:幼犬/成猫/妊娠哺乳等),一步就能筛掉一堆不合适的。
派食记顺手提醒一句:价格不等于质量,各渠道都能买到能覆盖全生命阶段的靠谱粮,别因为买得贵就觉得“必然更好”。
派食记在对宠物主的消费研究中发现,有宠物主偏好选择较贵的宠物食品,虽然说一分钱一分货,但是不要盲目追求价格哦,需要综合理性分析。
02 看爱宠反应
换到新粮后,给它两三周“试用期”。盯四件事:便便(形状/频率)、毛(油亮还是炸毛)、体况(胖瘦曲线)、活力。吃着吃着软便、抓痒、吐,那就不是“豪华配方”,是“不合适配方”。
03 计算单克价
你会算,才知道值不值。
别被“会员折上折”“组合大礼包”迷惑,先把每克成本算出来,再决定怎么买。你看到的“同款不同价”,很多就是品牌在做价格-包装架构,用不同规格和渠道减少冲突、管理价格感知。

省钱,但省得合理
电商越发聪明,个性化推荐不只是“推你花钱”,用对了反而靠谱:填清楚你家宠物的年龄、体重、过敏史、吃粮速度,系统更懂你,补货周期、包装规格也更顺手。
零售商正用会员数据+生成式AI做推荐和个性化优惠。相关研究发现,多数消费者希望品牌能理解自己的需求,希望优惠能个性化。
算好单克价,再叠加线上购买的便利,该薅的羊毛就大胆薅。
几点小贴士
• “均衡营养=更安全/更营养?” 不是这么简单。这个词没有统一法律法规的定义,更多是供应链和加工标准的卖点展示,不能代替营养适配。
• “零食能当正餐吗?” 别啊。零食通常不需要标注“营养适用性”,它的法规要求和主粮不一样,不是拿来“顶一顿”的。
• “老年宠就该低蛋白?” 没有一刀切。除非有肾病等明确适应症,否则盲目限蛋白没必要,还可能影响肌肉和活力,这在营养书里也专门提醒过。
• “高脂肪一定不好吗?” 脂肪决定能量密度,易胖体质就选中等脂肪,但消瘦或运动量大时,高能量反而有用。
一周上手的“小抄”
• 换粮别硬切:7–10天走“3:1→1:1→1:3”过渡,边换边看便便(吐了、拉了就放慢换粮节奏或者暂停,建议可与宠物医生进一步沟通)。
• 先买小包装试口:适口性不行,卡车价也白搭。
• 主粮“稳定+微调”:定一款长期主粮,再按季节/体况微调脂肪和纤维(比如夏天运动少就选能量密度更中庸的)。
• 会员+组合省法:把常用主粮、湿粮、猫条凑满减,记得算单克价,别只看“立减几十”。
• 零食有边界:训练OK、哄娃OK,但记得它不是“完整与均衡”的正餐。
• 看到“神词”先冷静3秒:回想本文第一条——先看是否完整均衡、是否匹配阶段,再考虑花哨名词。
关于派食记
聚焦宠物食品领域,专注原创分享现象、数据和洞察的《派食记》(PetFoodie.CN)由《牧食记》(AgriPost.CN)团队再次携手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于2022年中创办,基于团队在动物蛋白领域的多年深耕和资源积累,致力于为宠物食品产业的利益相关方提供立足中国、放眼全球的公关传播、品牌营销和策略咨询服务。通过传播矩阵,《派食记》为宠物主与宠物食品企业搭建一个增进双方了解的桥梁,实现为爱宠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食品。
版权声明:派食记PetFoodie.CN专注宠物食品产业传播与研究|现象 数据 洞察;本站原创内容,未经书面许可,谢绝转载,违者追究法律责任;授权转载,请联络我们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