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你有没有想过,你家毛娃碗里的肉,是怎么来的?
不是要吓你,真的不是吓你。只是我们都把猫猫狗狗当家人,既然给它们吃得好吃、营养,就顺手多了解点“肉”背后的来源,也没坏处。
今天派食记(PetFoodie.CN)跟大家来聊个以前不太常提,但在国外越来越被宠物主重视的概念:“动物福利”宠物食品。
不是说教,而是“信息差”真太大
可能很多毛娃家长买宠物粮时,关注点都挺集中:配料表、有没有添加剂、猫狗爱不爱吃、品牌靠不靠谱。
但我们很少去想——这些“鸡肉”“牛肉”“鱼肉”……到底从哪里来?
据2017年一项研究估算,美国的猫狗虽然总食量远小于人类,但因为它们吃肉吃得多,光是“动物性食品”这一项,它们消耗的热量就已经接近人类的三分之一。
如果把它们算成一个“国家”,那这个“宠物国”排在全球第五,仅次于美国、中国、巴西和俄罗斯这几个真正的肉食大国(Okin, G.S., PLOS ONE)。
也因此,宠物食品行业和人类食品行业一样,原料背后的“养殖方式”和“动物待遇”慢慢被更多人关注起来。
为什么“动物福利”会成欧美宠物食品圈的新话题?
简单来说,就是越来越多宠物主人希望——不仅自家猫狗吃得营养健康,也希望提供原料的动物活得更体面。
这不是矫情,而是“吃得安心”也包括“来源安心”。

派食记根据美国爱护动物协会(ASPCA)2023年的调查研究,发现有87%的宠物主愿意更换品牌,只要知道这品牌在原料来源上更注重动物福利;更有82%的人表示,即使价格稍高,也愿意为此买单。
那些“肉类原料”背后的故事,其实可以有不一样的版本
现在很多宠物粮的肉源,确实来自大型集中化养殖体系。这在全球都很普遍,并不一定就代表“差”或者“不安全”,它能保障供应、成本和食品安全性,也是一种现实的产业结构。
但也有一些品牌开始尝试从“更开放、更自然环境下饲养”的牧场采购肉类原料,比如非笼养鸡,或是注重动物日常活动空间与环境福利的猪场等等。
在欧美发达宠物市场,这些原料来源会贴上特定的认证标志,比如:
- 人道饲养(Certified Humane)
- GAP 分级动物福利认证
- Animal Welfare Approved 等独立第三方机构认证

如果你在逛国外品牌时看到这些标志,基本可以理解为:这个品牌的肉类原料,
不仅营养上符合标准,也更考虑了动物在养殖过程中的福利。
这种品牌越来越多,而背后的驱动,恰恰是越来越多宠物主说:“我不只是想喂饱我的猫狗,我也想让他们吃得更有责任感一点。”
那我们该怎么看这件事?
目前国内宠物食品市场,“动物福利”可能还不是主流标签,大多数品牌也还没有这类认证。但小派认为,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提前关注的机会点:
- 对宠物食品品牌来说,这是构建长期信任感的新机会。
- 对宠物主来说,这是让自己买得明白、让自家猫狗吃得安心的一种选择。
毕竟我们已经习惯看“高肉含量”“天然”“无谷”这些词了,谁说“肉从哪来”不可以也成为关注点之一呢?
派食记(PetFoodie.CN)小结一下:
- 1. 不一定非得“高福利认证”,但“来源透明”更重要
有些宠物食品品牌虽然没这些认证,但会公开合作农场和采购链路,那就已经是一种进步。
- 2. 慢慢学会提问:“这肉从哪来?”
不用苛求每次都知道,但只要开始多问一句,就可能推动更多品牌把这件事讲清楚。
- 3. 买宠物粮,可能也是一种“投票”
你不需要“拯救世界”,但你的选择,确实在告诉品牌什么样的方向更值得投资。
本文作者|安安(笔名)是宠物营养和兽医学专家,专注于小动物临床医学和营养学方面的研究。热爱写作,希望通过富有洞察力的内容分享(国际上有关宠物领域的新研究、新发现、新趋势),为各位宠物家长提供最新、最有效的参考及建议,以提升毛娃们的生活福利。
关于派食记
聚焦宠物食品领域,专注原创分享现象、数据和洞察的《派食记》(PetFoodie.CN)由《牧食记》(AgriPost.CN)团队再次携手中国农业大学校友于2022年中创办,基于团队在动物蛋白领域的多年深耕和资源积累,致力于为宠物食品产业的利益相关方提供立足中国、放眼全球的公关传播、品牌营销和策略咨询服务。通过传播矩阵,《派食记》为宠物主与宠物食品企业搭建一个增进双方了解的桥梁,实现为爱宠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食品。
版权声明:派食记PetFoodie.CN专注宠物食品产业传播与研究|现象 数据 洞察;本站原创内容,未经书面许可,谢绝转载,违者追究法律责任;授权转载,请联络我们。
